【学途有理】理学院国家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 2025-04-15浏览次数: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同学们的国家安全意识,理学院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国家安全教育活动。

一、“云端”课堂,共筑安全防线

理学院于4月15日15:00时在金三报告厅组织学生观看了“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录播课和“高校国家安全视频公开课”。课程中,授课老师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刻内涵。

二、知识竞赛,争当安全先锋

为了普及国家安全知识,线上“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答题”活动已经开启!本次答题活动涵盖了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同学们可以通过答题,检验自己对国家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守护国家安全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每一份努力都意义重大。快来加入这场意义非凡的接力赛,一起守护我们的国家安全!

三、自主学习,提升安全素养

为了营造国家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学校于4月7日至5月31日开展了线上“国家安全教育大讲堂”。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在线学习。大讲堂内容丰富多样,无论你是想要深入了解国家安全的某一领域,还是希望全面提升自己的安全素养,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让我们充分利用这次的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四、学习心得

国家安全教育学习心得

今年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开展的第十周年,在参与学校组织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系列学习活动后,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感受到新时代青年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在集中学习中,我与全校师生共同观看了“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录播课程。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剖析,让我直观认识到国家安全涵盖的16个重点领域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军事安全,更涉及科技、生态、文化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维度。例如,专家提到的“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漏洞”“人工智能数据风险”等案例,让我意识到看似遥远的国家安全问题可能就隐藏在身边的技术应用中。这启示我们,维护国家安全需要专业知识与严谨态度,更需每个人从细微处提高警惕。

线上自主学习中,我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大讲堂”系统学习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其中“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让我印象深刻:国家安全不仅是“底线”,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无论是参与“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答题”时的思考,还是班级公众号分享的学习感悟,都让我认识到,国家安全教育绝非形式主义的灌输,而是培养公民素养的关键环节。尤其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青年学生更应主动成为国家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利用新媒体平台普及反间谍、反诈骗等实用技能。

这次学习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家安全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每个公民的日常行为共同构筑的“防护网”。作为大学生,我们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更需在实践中践行责任——从规范网络言行、保护科研数据,到理性看待国际热点事件,都是守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未来,我将以“走深走实”为目标,持续关注国家安全动态,将所学转化为维护国家利益的自觉行动。

国家安全无小事,点滴行动筑长城。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到理学院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中来,认真学习国家安全知识,将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不泄露国家机密,不传播不实信息,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举报 。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守护国家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

国家安全教育学习心得

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这一重要节点,通过参与相关宣传教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绝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

过去,我总觉得国家安全是国家层面的大事,离自己很远。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国家安全涵盖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像我们日常使用的网络,就涉及网络安全,一旦遭受攻击,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再比如生态环境安全,我们随手丢弃的垃圾、浪费的资源,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威胁国家可持续发展。

十年的走深走实,是国家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过程。从学校到社区,从线下到线上,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让国家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我看到同学们积极参加国家安全知识竞赛,大家的参与热情高涨,这让我感受到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已真正融入社会生活。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应将国家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保护国家秘密;在学习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用实际行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未来,我也会积极参与更多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向身边人传递这份责任与担当,让国家安全教育的成果持续深化,为国家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家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担当

在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活动的过程中,我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有了系统性认知。通过观看《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专家对十六个安全领域的深度解读令人警醒:原来国家安全不仅是军事防御、政治稳定的宏大命题,更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当视频中展示某高校学生因在社交媒体发布涉密实验室定位信息被境外势力利用的案例时,我立即检查了自己的朋友圈,删除三条可能暴露地理信息的动态。

在参与全国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答题时,涉及《反间谍法》的题目让我意识到法律意识的薄弱。例如第23题“发现可疑人员拍摄军事设施应如何处理”,我错误地选择“立即上前制止”,正确答案却是“第一时间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这促使我重新研读《国家安全法》相关条款,并在班级群分享了《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需要知行合一。在宿舍与同学交流时,我主动纠正他们“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的认知偏差;在校园论坛发现不当言论时,尝试使用课程教授的“三步分析法”判断信息性质。这次学习让我建立起“大安全”思维——从谨慎处理实验数据到规范网络言行,从警惕校园传教到理性对待国际交流,每个细微处都是守护国家安全的阵地。正如公开课结尾所说:“14亿中国人筑起的安全长城,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