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文艺评论进高校系列活动“走进南京农业大学,特邀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国家级智库平台)教授,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季中扬教授为学生带来《手工艺非遗创造性转化的美学阐释》主题讲座,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中,季中扬教授系统梳理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深入分析了非遗项目的分类特点及创新发展路径。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针对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应采取差异化的保护策略。
季教授特别强调,传统医药、二十四节气等体现中华民族宇宙观和自然观的项目,应当保持其原真性;而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手工艺类非遗,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审美重构实现创造性转化。他通过苏绣大师姚建平创新针法修复油画、石雕艺术家葛志文将传统石狮艺术化等生动案例,展示了非遗创新发展的成功实践。
"非遗保护不是简单的守旧,而是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季教授表示,青年学子在非遗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鼓励同学们发挥创新思维,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非遗数字化保护、创新设计等话题与季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